又有險資奔向資本市場。近日,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百年人壽”)公告稱,于6月24日以協議轉讓的方式,持有顧家家居(603816,股吧)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顧家家居”,603816.SH)6%股份,股權作價14.65億,觸及舉牌線。
藍鯨保險梳理發現,顧家家居為百年人壽持股超過5%的第三家上市公司,此外還持有*ST勝利(原勝利精密(002426,股吧),002426.SZ)7.91%股權、萬豐奧威(002085,股吧)(002085.SZ)7.81%股權,不過投資難言得意,存在浮虧。
業內人士指出,從百年人壽“接盤”顧家家居的價格來看,并非處于低位,存在一定下行風險。保險公司在選取上市公司股票進行投資時,要做好充分的調研準備,避免“踏空”,造成大幅投資虧損。
短期操作嘗到盈利甜頭,百年人壽砸重金舉牌
具體看股份轉讓協議,顧家家居股東TB Home 將其持有的顧家家居3616.16萬股(占公司總股本的 6%)無限售流通股股份,以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給百年人壽,雙方確定轉讓價格為人民幣 40.52元/股,轉讓價款合計14.65億元。
上述股份轉讓完成后,TB Home 持有顧家家居股份1.22億股,占總股本的 20.29%;TB Home 及其一致行動人共持有公司4.23億股股份,占公司總股本的 70.10%;百年人壽持有公司股3616.16萬股,占公司總股本的6.0%。因此,權益變動不會導致顧家家居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。
對于本次股權轉讓的目的,TB Home表示,是為緩解股權質押風險,減少融資成本,引入外部投資者優化股本結構,提升上市公司資信能力及抗風險能力,促進上市公司健康發展和實現全體股東利益的最大化。
藍鯨保險了解到,顧家家居主要從事軟體家居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業務,是國內主要軟體家具制造企業之一,從業績情況來看,主要產品產銷量保持增長,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繼續增長,公司融資渠道包括銀行借款及發行債券,具有較好的外部融資能力。2019年,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10.94億元,同比增長20.95%;凈利潤11.61億元,同比增長17.37%;2020年1季度營業收入22.88億元,降幅6.99%;凈利潤3.07億上漲3.81個百分點。
“引入外部投資者,可使得股權結構優化”,中泰證券評析稱,顧家家居如期引入外部投資者,價格相對合理,股權轉讓有利于提升股票質押抗風險能力和上市公司資信能力,為長遠發展提供保障。
不過,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在6月評估顧家家居長期信用等級時提及,2019年以來,由于部分原材料采購價均有所上漲,顧家家居面臨一定成本控制壓力;同時公司在建項目較多,未來仍保持著一定量的投資支出和融資需求;此外,公司未分配利潤占比相對較大,若未來發生大比例的利潤分配,將不利于所有者權益結構的穩定,需要警惕。
實際上,百年人壽與顧家家居的“緣分”還要往前追溯。2020年3月2日至26日、5月25日至27日,百年人壽旗下分紅保險產品賬戶兩次買入顧家家居合計20萬股股票,并在3月、5月、6月陸續賣出。按照公開信息,以區間中位價作為交易價格簡單測算,百年人壽大約成本價約800萬,買賣交易大致盈利70萬元,收益率相對可觀。短期操作的盈利甜頭、較為穩健的經營業績,或也促使百年人壽繼續砸“重金”。
對于投資事項,百年人壽表示,“經研究決定,對顧家家居的投資按照股票投資進行處理”,投資資金主要來源于傳統保險賬戶的保險責任準備金。藍鯨保險也從百年人壽內部了解到,該筆投資事項主要由百年資管經辦。
“可以看到,百年人壽與顧家家居之間并沒有明顯的業務協同空間,也不取得實控權,更多可能性是作為長期財務投資者,分享上市公司成長性帶來的投資收益”,中國精算師協會創始會員徐昱琛對藍鯨保險分析稱。
投資失意,百年人壽其他綜合收益大幅浮虧
保險公司利潤來源于死差、費差和利差,但死差、費差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難以控制,因此保險公司對利差存在較強的依賴,投資持股上市公司等大類資產配置,也是保險資金投資的重要一環。
聚焦投資端,百年人壽還持有*ST勝利(原勝利精密,002426.SZ)7.91%股權和萬豐奧威(002085.SZ)7.81%股權,顧家家居將成為百年人壽持股超過5%的第三家A股上市公司。
事實上,從年報財務數據來看,百年人壽貌似在投資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,2017年至2019年其投資收益分別為37.75億、45.79億、49.6億,并且持續經營盈利。
不過,有一項財務數據也不可忽視,同期,百年人壽其他綜合收益分別為-5.38億、-18.05億、-50.94億元。其他綜合收益大幅虧損,或也與上述舉牌相關,舉例來看,權益變動書顯示,2015年百年人壽從2015年7月開始陸續買入勝利精密,粗略測算,絕大部分買入價格是在19元左右,而目前*ST勝利股價不足2元/股,投資情況難盡人意。
此外,也有投資人士指出,從百年人壽“接盤”顧家家居的價格來看,并非處于低位,后者已經過約一個季度的上行周期,存在一定下行風險。
本文地址:/jiaju/26377.html
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,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
索沃資訊網